|
到底什么車最適合長途騎行?一篇文章給你說清楚越來越多的人們開始選擇使用自行車來進行一場說走就走的長途旅行。然而,長途騎行并不是一件輕松的事,對于處于沖動期的朋友們來說,更是應該坐下來,先了解其中的各項知識,比如車輛、裝備、前期訓練等等。 今天,要寫的,是車輛篇:當我們要進行一場自行車長途旅行時,使用什么樣的自行車較為合適呢?(本文不包含躺車等特殊車型,僅覆蓋常規外觀的自行車) 長途騎行使用的自行車,以專用的鋼架長途旅行車為佳。 長途旅行用自行車,主要應考慮騎行舒適性、整車強度、車架幾何及載重能力等方面的性能,一般來講,重量對于長途旅行車來說,并不是重點,氣動結構之類更不必考慮。 長途旅行自行車多大都使用金屬材質制造,許多高級的長途旅行車會選擇優質鋼管作為車架的原材料,這是因為鋼架的強度及韌性非常出色,在騎行時具有極佳的路面反饋感以及優秀的吸震能力,這些特性會為騎行者在長途騎行時帶來優質的騎行感受。 例如美國Surly、國內的不死騎(Boskey)、開朗(LKLM)等專業旅行車品牌,基本都會采用鋼質車架。而且,鋼架在視覺上更能夠符合“長途自行車旅行”這種B格較高,文藝范十足的造型。 而鋁合金車架在長途騎行時,大多數車友普遍會認為其路感遜于鋼架單車。 長途旅行車大都采用和公路車輪徑相同的700c輪組,并裝配有帶有一定越野能力,但沒有專業山地車那么粗獷的外胎,可以在旅行應對中各種復雜的路面,同時,旅行車會根據騎行者的具體需求,配備不同種類的車把(例如蝴蝶把、燕把、公路羊角車把等等)。 當然,在長途旅行車上,前、后貨架是必不可少的。長途騎行時,有經驗的騎行者會將隨身的行李盡量平均分配在前后左右貨架上的各個行囊中(這也是旅行車的重量并不必過多考慮的原因),以平衡自行車各個方位的重量配比,并盡量減輕背包中的負重,甚至盡可能不要背背包,在艱苦長途騎行中盡量延緩體能的消耗。 許多騎友們也會使用硬尾山地車(車架無后避震結構)進行長途騎行,這也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雖然沒有專業長途旅行車那樣對于長途騎行的明顯針對性,但硬尾山地車的騎行姿勢以及各部分零件配置,都是非常適合長途騎行的,但需要進行加裝貨架、更換車把等方面的改裝,才能使其更加符合長途騎行的需求。 許多常見品牌,例如捷安特、美利達等等,1500-2000元級別的山地車,便完全能夠勝任一次路況較好的長途騎行——因為長途旅行大都不求速度,對整車的重量要求也不高,所以各部分零件只要順暢、結實即可。 本人就曾騎一輛不到2000元的美利達公爵山地車,完成了環青海湖及周邊地區的騎行,數日的行程中,連扎胎這樣的常見事故都沒有發生(當然也要歸功于當時運氣好)。 |